城外。

赵云正巡营。

忽然听见邺城北门传来巨大声响。

待他率军赶到时,

发现北门已然敞开。

城头之上,赵浮探出身子,高声疾呼。

“袁绍与韩馥已通过地底暗道逃脱。”

“城外玄德之军,迅速入城,稳定局面!”

此言一出,赵云不敢迟疑,一面派人回禀刘备,一面领军直入城内。

刘备军营之中。

“什么?袁绍竟从暗道逃走?”

“北门大开!”

听闻军情,刘备大为震惊。

“原以为此次定能剿灭袁绍!”

“怎料他依旧脱身。”

刘备深感遗憾。

“主公,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控邺城局势。”

沮授提醒道。

“云长、翼德!”

刘备呼唤关羽与张飞。

“属下在!”

二人迈步而出,拱手以待。

“你们各率本部人马,火速入城!”

“协同城中友军,稳固城池!”

刘备下令。

“遵命!”

二人领命离去。

随后,城中战况不断传来。

“启禀主公,张合擒获审配,正追击袁绍。”

“主公得知,文丑率败军自东门突围,不知去向。”

“主公,许攸弃守北门,隐匿山林。”

“主公,我军将颜良围困于城中巷道。”

“主公,朱灵、吕虔、张燕控制了西门、南门。”

“主公,潘凤、赵浮、程奂经史阿劝降,归顺我军。”

诸多消息接连而至。

刘备喜形于色。

“传我军令,即刻入城!”

号令一下,大军涌入城中。

刘备沿北门长街,行至一巷道入口前。

赵云上前禀报。

“主公,袁绍手下大将颜良,未能及时逃脱。”

“现已被我军困在这狭窄街巷中!”

“是否将其斩杀或留用,请主公决断!”

赵云拱手说道。

刘备略作思索。

“那被擒的审配,态度如何?”

他问道。

此时,已投靠刘备的赵浮和程奂前来拜见。

刘备对他们关怀备至,让他们安心。

接着,二人押着审配上前。

“主公,此人顽固不化,不愿归降。”

程奂说道。

“若主公下令,他的性命便保不住了!”

赵浮也附和道。

“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,审配为何仍不降?”

刘备问。

“忠臣不侍二主!”

审配愤然答道。

“我只追随袁绍,绝不会臣服于你!”

此言一出,程奂怒不可遏,欲请示动手。

“主公,既然他不肯降,不如直接杀了他!”

以免将来再为敌患。

刘备在中山郡时便听说过审配之名。

觉得这样的人才,贸然处死有些可惜。

“大哥,看他这般强硬的态度,恐难劝服。”

张飞不知何时来到。

“依我看,干脆一刀了结算了。”

张飞提议处决审配。

然而,刘备想到自己还有颗祖传的效命丹。

若能以此降伏审配,或许对巷道中的颜良也有帮助?

“等等,先将他暂时关押!”

刘备命令将审配押下。

“至于颜良那边,继续围困即可!”

夜深时分。

刘备正襟危坐于州牧府的大殿中央。一旁摆放着史阿呈上的冀州牧官印与佩绶。

"朝廷的使者,想必也该抵达邺城了?"

先前,刘备借助传信法器,接到了简雍的书信。信中提到朝廷已派遣使者,准备册封他为冀州牧。

"董卓,此事结果或许不会如你所料。"

按照时间推算,若顺利,明日使者便能到达。

刘备将在韩馥、公孙瓒、袁绍三方争斗中,意外获得冀州牧之位。

"唤审配上殿!"

刘备决定先行处置审配之事……

趁审配被押送至大殿前,刘备提前煮好了茶。

并将手中的效命丹投入其中。

丹药遇水即化,散发出缕缕幽香。

接着,刘备静候审配的到来。

在审配未到之际,

他却迎来了另一位访客。

那是一道漂浮于半空中的熟悉身影,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中——靖王老祖刘胜!

"老祖!"

刘备见到刘胜后,立刻起身行礼,态度谦卑恭敬。

"玄德,你能如此行事,令我甚感欣慰。"

刘胜颔首道。

"你未杀审配,而是以效命丹收服他,此抉择极为明智。"

审配在冀州内有着相当的影响力。

"冀州世家林立,岂能尽除?"

"唯有拉拢一部分,打压另一部分!"

"审配,正是拉拢的最佳人选!"

刘胜对审家在冀州的地位颇为重视。

这股力量虽称不上顶尖豪族,但也绝非微不足道。

恰好!

“玄德,冀州多半是你的了。”刘胜说道。

按照原本的史实,曹操攻下冀州后,耗费了整整七年才将其完全消化。主要原因是他杀害了大量冀州本地的士族,导致河北士族普遍对他心生抗拒,曹操不得不一路强行镇压,这也让他错失了不少南征的最佳时机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刘胜深知士族势力扩张的危害,但他也明白当前并非对冀州士族采取强硬措施的时机。必须先全面掌控冀州,随后再行清理,为时未晚。

“务必确保完全掌控冀州后,才能在全境推行中山郡的做法。”刘胜提醒刘备。

“谨遵吩咐。”刘备恭敬地答应下来。

这时,刘备忽然想到袁绍已经逃走,从州牧府的暗道溜到了城外,不知去向。他略感遗憾。

刘胜却说:“袁绍不会那么轻易倒下,他还有用处。”

“未来的每一步晋升,都少不了他的助力。”

刘备听罢有些疑惑,正待询问详情,却发现刘胜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。

“唉……”刘备轻叹一声,陷入沉思。

片刻之后,审配由程奂和赵浮押至面前。刘备挥了挥手示意松绑。

赵浮遵命,解开了审配的绳索。

“刘备,莫要以为如此便能让我屈服!”审配怒目而视。

“别费心了。”话音刚落,刘备转身离开。

程奂在一旁厉声喝道:“莫要不知好歹!”

岂料审配愈发强硬。

“我二人本为对手,何必谈礼?”

“若欲杀我,便动手便是。”

这般态度,令程奂瞬间抽出佩剑。

然而审配神色坦然,毫无惧意。

刘备见此情景,温和劝慰程奂,随后邀请审配坐下。

“请坐!”

刘备递上茶水。

审配却迟迟未动茶杯。

刘备说道:“正南无需疑虑,茶中无毒。”

“若我有心加害于你,又怎会这般费事?”

刘备的话语,驱散了审配的疑虑。

早已口渴难耐的审配,见茶温适中,

遂端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

“砰”的一声,

茶杯重重搁在桌案上。

程奂见状,正欲责备审配,

不料审配起身,朝刘备深深拜下。

“罪臣审配,参见主公!”

“承蒙主公宽恕,愿为效劳,万死不辞!”

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,

让赵浮、程奂大感意外,

满面惊愕。

刘备则已迈步上前,扶起审配。

“得遇正南,实乃幸事。”

药效迅速显现,

顷刻间改变了审配的态度。

“速召众人前来。”

“我将于此设宴,款待正南。”

不久之后,

众人陆续赶到。

沮授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典韦、华雄、胡轸、吕虔、朱灵、张燕,

还有未能追上袁绍的张合、潘凤,连同赵浮、程奂一同到来。

大半人随刘备自定州奔赴邺城。

田丰、麹义等留守定州。

“史阿何在?”

张飞低声嘟囔。

“他素来喜藏于暗处,无须挂怀。”典韦答道。

片刻后,殿中杯盘交错,笑声不断。

“主公,末将无功,未能生擒袁绍。”

“恳请主公责罚。”

张合拱手请罪。

“儁乂何必如此自责。”刘备宽慰,“袁绍不过是天数未尽。”

随后,刘备又殷切慰问并招揽潘凤、赵浮、程奂三位将领,令他们十分动容。

潘凤说道:“主公,颜良被困于街巷之中。”

“末将愿为先锋,替主公击溃敌军,活捉颜良。”

赵浮与程奂亦表同样意愿。

“颜良非易与之辈,你们恐难取胜。”张飞在一旁提醒。

尽管张飞曾在定州城工地与潘凤有过争执,但现下同属一营,仍诚心劝告。

未等潘凤回应,审配上前一步。

“主公,某愿入巷劝降颜良。”

众人目光齐聚审配身上。

刘备大悦:“此计甚妙。”

对颜良,刘备一直颇为欣赏。虽其武勇不及关羽、张飞等人,却远超其他部将。

若得颜良归顺,无疑锦上添花。

“便有劳正南了!”

宴罢,夜渐深。

次日晨光微露。

晨光初现之时,审配提着酒壶和食篮,迎着朝阳步入巷中。巷外,刘备静候佳音。

“大哥,颜良莫不是要扣住审配,逼迫我们退兵?”张飞思忖片刻,又道,“或者,他已与颜良联手?”

刘备未答,只凝神等待。他对审配的信任无须多言,这颗效命丹让他誓死效忠。

日头渐高,从清晨至正午,始终寂静无声。张飞早已按捺不住,提议强攻。

“要么审配死了,要么他背叛了咱们。”众将士附和,唯独刘备镇定如初。

时光悄然流转,斜阳铺洒金辉,仍不见动静。刘备眉头微皱,在原地徘徊。

忽见审配缓步而出,张飞忙呼:“大哥,审配回来了!”

刘备凝视,审配果然独自一人。“为何只有你?”

审配沉默片刻,才缓缓开口。

审配启奏道:“主公,可撤去围堵巷道的军队。”

“颜良愿孤身前往州牧府,归降主公!”

经审配一日劝说,终于说服了颜良。

然而颜良希望看到刘备的诚意。

于是要求刘备撤除巷道的包围。

“他倒打得好算盘,想借此混入百姓中逃脱?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张飞当即摇头表示反对。

刘备却微笑回应:“撤兵又有何妨?”

“大哥——”

张飞欲劝阻,却被刘备坚持己见。

不仅撤去了围堵巷道的部队,

还特意吩咐厨房准备酒菜。

“传令下去,火头军立即备好酒食,款待颜良部下!”

随后,巷道四周的军队全部撤离。

刘备回到州牧府,设宴以待颜良。

从黄昏开始,

直至日暮西山,夜幕降临。

漆黑的夜空笼罩大地,也笼罩着邺城。

众将士随刘备一起,静候颜良到来。

“大哥,我说过……”

张飞话未说完,

殿外已响起脚步声。

一人高大魁梧,却脱去铠甲,仅披布衣,腰间无剑。

“罪将颜良,特来拜见明公!”

“若蒙不弃,愿追随明公为臣。”

“一切听从明公调遣!”

颜良入殿后,叩首行礼。

刘备上前扶起,欣喜不已。

“太好了,真是天助我也!”

“如虎添翼,如今更胜往昔!”

颜良归顺,令刘备满心欢喜。

“来人,赐座。”

“摆上美酒佳肴!”

刘备亲自招呼颜良入座。

另嘱咐火头军,将酒食送往巷道。

“供诸位将士痛快饮酒。”

见此布置,颜良颇为触动。

在袁绍麾下,颜良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。

报!主公!

此时,

一名小校急匆匆入殿。

“长安朝廷派来的使者,已深夜到达邺城。”

小校的话令在场众人面面相觑。

而刘备对此早有预料。

“带使者进来。”

刘备挥了挥手。

不久后,

来自长安的使者宣读了朝廷旨意。

“中山郡守刘备,安抚百姓有功,安定冀州。”

“朝廷特任命刘备为冀州牧……”

旨意宣读完毕。

刘备正式成为冀州牧。

随即,他邀请使者共赴晚宴。

宴席直至天明方散。

翌日清晨。

送走使者后。

刘备召集文武官员。

“适才史阿传来消息。”

“称袁绍、韩馥、文丑、许攸等人。”

“逃至甘陵暂避。”

“欲借路返回渤海。”

刘备环视殿内。

“谁愿领兵追击袁绍?”

“赵云愿为主公追击袁绍!”

“潘凤(赵浮)(程奂)愿为主公追击袁绍!”

大殿中,

赵云、潘凤、赵浮、程奂等将领出列。

皆请缨出战。

刘备点头:“好!”

随即,刘备分派任务。

“子龙率骑兵昼夜兼程。”

“务必赶在袁绍之前,于甘陵北侧设伏阻截。”

刘备嘱咐赵云。

“遵命。”

赵云领命离开。

“你们三人,各自统率部下,由邺城出发。”

“直取甘陵!”

刘备随即命令潘凤、程奂、赵浮。

“是!”

三位将领拱手领命后离去。

为防备意外发生,刘备再次唤来胡轸、华雄两位将领。

“你们二人率领骑兵,负责接应潘凤等人。”

“是!”

华雄、胡轸领命后迅速离开。

这时,审配才上前禀报:“主公已获朝廷任命为冀州牧。”

“如今又得了邺城。”

“趁着韩馥、袁绍仓促逃窜之时。”

“一方面,可遣猛将四处出击。”

“快马传令,通知各郡。”

稍作停顿,审配继续说道:“另一方面,则需派人严防博陵军及公孙瓒的幽州军。”

喜欢三国:诸天帝王,收名将纳美姬请大家收藏:(20xs)三国:诸天帝王,收名将纳美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